-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我們如何以政治行動愛這個世界?」
當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思想最重要的思想拼圖
★全新修訂二版
★收錄Danielle S. Allen前言
★新增原書對照頁碼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葉浩 ──專文導讀
「如果我們可以從如此複雜的作品裡抽取一個核心主題的話,那麼它應該是要提醒人們政治的重要性、對於我們的政治能力的正確認知,以及這些能力可能招致的危險和提供的機會。」
──瑪格麗特‧卡諾凡(Margaret Canovan,本書導讀者,政治理論家)
「該書旨在喚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他人的等待之中來到世上,並且被賦予一種創造奇蹟的力量,成就不朽的可能——同時也提醒讀者,逝者的託付實際上存在風險,畢竟,人世間是由活人所主導的世界,雖然他們可以傳頌逝者的豐功偉業或致力於完成未竟的宏圖,但也可以決定在歷史上翻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葉浩(本書導讀者,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amor mundi(愛這個世界)則是鄂蘭設定的原始書名,指出了閱讀切點,以及她對於基督教神學源頭奧古斯丁思想的長期思索,關乎我們如何去愛這個塵世。
對於鄂蘭來說,人類是在啟動事物和一連串事件的意義下行動的生物,縱使能量微弱且不斷
★收錄Danielle S. Allen前言
★新增原書對照頁碼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葉浩 ──專文導讀
「如果我們可以從如此複雜的作品裡抽取一個核心主題的話,那麼它應該是要提醒人們政治的重要性、對於我們的政治能力的正確認知,以及這些能力可能招致的危險和提供的機會。」
──瑪格麗特‧卡諾凡(Margaret Canovan,本書導讀者,政治理論家)
「該書旨在喚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他人的等待之中來到世上,並且被賦予一種創造奇蹟的力量,成就不朽的可能——同時也提醒讀者,逝者的託付實際上存在風險,畢竟,人世間是由活人所主導的世界,雖然他們可以傳頌逝者的豐功偉業或致力於完成未竟的宏圖,但也可以決定在歷史上翻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葉浩(本書導讀者,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amor mundi(愛這個世界)則是鄂蘭設定的原始書名,指出了閱讀切點,以及她對於基督教神學源頭奧古斯丁思想的長期思索,關乎我們如何去愛這個塵世。
對於鄂蘭來說,人類是在啟動事物和一連串事件的意義下行動的生物,縱使能量微弱且不斷
作者簡介
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出生於漢諾威,在馬堡大學和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和神學,她的老師們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德國詩人與哲學家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與丈夫和母親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分,並於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當時的觀察促使她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德國詩人與哲學家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與丈夫和母親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分,並於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當時的觀察促使她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