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20世紀1970年代起,中華民族主義運動風起雲湧,釣魚台問題也受到台灣和華人世界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長期定居台灣的日本作家本田善彥,以近10年時間進行口述採訪和田野調查,從第三者的觀點,克服許多客觀困難,面對保釣運動者的疑慮,取得許多未曾問世的第一手文獻,完成保釣運動諸多關鍵人物的採訪工作。本田善彥整合和評析圍環繞著這起歷史事件的道德思辨、思維,以及政治立場等,最後為讀者梳理出完整的脈絡,重現這場波瀾壯闊的民族主義運動之全貌。
本書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分是1970至1980年代,在中華民國台灣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背景下,以海外留學生的青春、國族情緒與改革主張交織下的學生保釣運動為主;
第二部分是1970至1980年代,台大和民間保釣組織的成立始末,也反映當代台灣社會改革的新起點;
第三部分將視野延伸入華人世界,深入探討香港、大陸保釣的精神內涵。
書中更以「偏安」、「避秦」兩個寓意深刻的說法,描述台灣長久以來置身強權環伺處境之下,不同政權卻極度相似的反應模式,反映照出移民社會在中原歷史挫敗後,一種自保迴避的機會主義心態。
本田善彥的《保釣運動全紀錄》是最齊整的文獻記載,也代表保釣議題最新的研究成果。讓過去曾為此驚濤裂岸運動付出心血的前輩得以留下完善的事蹟紀錄,更對未來如何看待此議題,提供了最有價值的參照。
本書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分是1970至1980年代,在中華民國台灣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背景下,以海外留學生的青春、國族情緒與改革主張交織下的學生保釣運動為主;
第二部分是1970至1980年代,台大和民間保釣組織的成立始末,也反映當代台灣社會改革的新起點;
第三部分將視野延伸入華人世界,深入探討香港、大陸保釣的精神內涵。
書中更以「偏安」、「避秦」兩個寓意深刻的說法,描述台灣長久以來置身強權環伺處境之下,不同政權卻極度相似的反應模式,反映照出移民社會在中原歷史挫敗後,一種自保迴避的機會主義心態。
本田善彥的《保釣運動全紀錄》是最齊整的文獻記載,也代表保釣議題最新的研究成果。讓過去曾為此驚濤裂岸運動付出心血的前輩得以留下完善的事蹟紀錄,更對未來如何看待此議題,提供了最有價值的參照。
作者簡介
作者:本田善彥(Honda Yoshihiko)譯者:風間鈴
作者:本田善彥(Honda Yoshihiko)
旅台日本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廣海外部,中央廣播電台節目部日語記者兼播音員,現為自由撰稿人。關心中日關係、台海兩岸關係、當代思想等議題。日文著作有《人民解放軍在思考什麼?》(光文社新書)、《中國轉換期的對話:24位意見領袖的看法》(岩波書店)、《台灣總統列傳》(中公新書)、《台灣與尖閣國族主義》(岩波書店)。中文著作有《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譯者:風間鈴
輔大翻譯研究所中日組肄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目前從事大眾傳播業,擔任新聞編譯。
旅台日本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廣海外部,中央廣播電台節目部日語記者兼播音員,現為自由撰稿人。關心中日關係、台海兩岸關係、當代思想等議題。日文著作有《人民解放軍在思考什麼?》(光文社新書)、《中國轉換期的對話:24位意見領袖的看法》(岩波書店)、《台灣總統列傳》(中公新書)、《台灣與尖閣國族主義》(岩波書店)。中文著作有《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譯者:風間鈴
輔大翻譯研究所中日組肄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目前從事大眾傳播業,擔任新聞編譯。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