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天大的事,台灣做到了!
當我們可以上太空,可以看見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
那麼,眼前還有什麼挑戰,是我們沒有勇氣面對的?
——蔡英文,中華民國總統
☆地表最大的天文事件—黑洞攝影的幕後故事
☆全台灣最強的望遠鏡建築團隊,遠征沙漠與極地的冒險
☆資源有限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以小博大的智慧
終於,人類見證了黑洞的存在,
進一步證實廣義相對論,
距離完成宇宙之謎的大拼圖,
又邁進大大的一步。
中研院領軍的台灣望遠鏡建築團隊,
是這次全球黑洞攝影計畫的關鍵推手。
二十五年來,他們面對著
氣候的嚴酷、離鄉背井的孤獨,與國際政治的凜冽……
他們建築的,不是望遠鏡,
而是智慧的天梯,
把宇宙的真相帶到人類眼前。
【國際權威推薦】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的研究實力。陳明堂重現二十五年來,幕後團隊以小搏大、克服困難,探索宇宙的過程。他們是激勵人心的台灣黑洞捕手,吸引下一代投入基礎科學領域!
——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長
神秘的黑洞,世人都想一窺究竟。終於在2019年,全球眾多團隊齊心協力,捕捉到第一張黑洞照片!解謎過程中,科技部長期支持的中研院及大學的天文團隊貢獻卓著。本書《黑洞捕手》敘述台灣團隊的奮鬥歷程,傳神刺激,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陳明堂/作者
陳明堂/作者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天文所夏威夷運轉副所長。
中研院黑洞團隊發起人之一。2010年,中研院黑洞團隊開啟格陵蘭望遠鏡計畫,正式加入以拍攝黑洞為目標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國際團隊。2019年,因事件視界望遠鏡成功獲取史上首張黑洞影像,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基礎物理突破獎」,與其他成員共享300萬美元獎金。
成功大學物理系畢業,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物理博士,從1995年在中研院天文所任職至今。在中研院期間,建立史密松—中研院次毫米波陣列;設計並建造亞洲第一座宇宙背景輻射陣列(李遠哲陣列);擔任智利阿爾瑪陣列台灣部分的總工程師;負責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建造出北極唯一的天文觀測站,讓全球連線的黑洞影像觀測看得更遠、更清晰。歷經台灣主要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計劃,是開創台灣天文科學參與國際前沿望遠鏡的研究發展、設計與建造的先驅。
那麼,眼前還有什麼挑戰,是我們沒有勇氣面對的?
——蔡英文,中華民國總統
☆地表最大的天文事件—黑洞攝影的幕後故事
☆全台灣最強的望遠鏡建築團隊,遠征沙漠與極地的冒險
☆資源有限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以小博大的智慧
終於,人類見證了黑洞的存在,
進一步證實廣義相對論,
距離完成宇宙之謎的大拼圖,
又邁進大大的一步。
中研院領軍的台灣望遠鏡建築團隊,
是這次全球黑洞攝影計畫的關鍵推手。
二十五年來,他們面對著
氣候的嚴酷、離鄉背井的孤獨,與國際政治的凜冽……
他們建築的,不是望遠鏡,
而是智慧的天梯,
把宇宙的真相帶到人類眼前。
【國際權威推薦】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的研究實力。陳明堂重現二十五年來,幕後團隊以小搏大、克服困難,探索宇宙的過程。他們是激勵人心的台灣黑洞捕手,吸引下一代投入基礎科學領域!
——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長
神秘的黑洞,世人都想一窺究竟。終於在2019年,全球眾多團隊齊心協力,捕捉到第一張黑洞照片!解謎過程中,科技部長期支持的中研院及大學的天文團隊貢獻卓著。本書《黑洞捕手》敘述台灣團隊的奮鬥歷程,傳神刺激,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陳明堂/作者
陳明堂/作者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天文所夏威夷運轉副所長。
中研院黑洞團隊發起人之一。2010年,中研院黑洞團隊開啟格陵蘭望遠鏡計畫,正式加入以拍攝黑洞為目標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國際團隊。2019年,因事件視界望遠鏡成功獲取史上首張黑洞影像,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基礎物理突破獎」,與其他成員共享300萬美元獎金。
成功大學物理系畢業,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物理博士,從1995年在中研院天文所任職至今。在中研院期間,建立史密松—中研院次毫米波陣列;設計並建造亞洲第一座宇宙背景輻射陣列(李遠哲陣列);擔任智利阿爾瑪陣列台灣部分的總工程師;負責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建造出北極唯一的天文觀測站,讓全球連線的黑洞影像觀測看得更遠、更清晰。歷經台灣主要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計劃,是開創台灣天文科學參與國際前沿望遠鏡的研究發展、設計與建造的先驅。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天文所夏威夷運轉副所長。
中研院黑洞團隊發起人之一。2010年,中研院黑洞團隊開啟格陵蘭望遠鏡計畫,正式加入以拍攝黑洞為目標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國際團隊。2019年,因事件視界望遠鏡成功獲取史上首張黑洞影像,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基礎物理突破獎」,與其他成員共享300萬美元獎金。
成功大學物理系畢業,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物理博士,從1995年在中研院天文所任職至今。在中研院期間,建立史密松—中研院次毫米波陣列;設計並建造亞洲第一座宇宙背景輻射陣列(李遠哲陣列);擔任智利阿爾瑪陣列台灣部分的總工程師;負責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建造出北極唯一的天文觀測站,讓全球連線的黑洞影像觀測看得更遠、更清晰。歷經台灣主要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計劃,是開創台灣天文科學參與國際前沿望遠鏡的研究發展、設計與建造的先驅。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