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挖掘流動的世代中,
隨時都準備以異鄉為故鄉的你我他,
寫給彼此的筆記
臺灣和香港,兩個親近卻又遙遠的地方,有著相似的事物和不同的經驗,以往卻常常只透過觀光的角度互望。
而當離鄉的兩個香港人,在異地台灣再相會,有了長期旅居的時間醞釀,和文化觀察之眼的沉潛,一場從芭樂開始的閒聊,才終能拉出一連串從語言帶到生活的日常經驗比對,而體悟了種種:有從鴿子籠小套房到寬敞廁所的都市景況、有單人火鍋到中秋烤肉聚會的人際遠近,也有從漂泊到再紮根的身分認同。
如果凝神細看日常,側寫分析生活,我們或許也將一樣,逐步理解腳下這塊似懂非懂的土地、釐清自己將是未是的身分,然後進而發現決定家鄉所在的,不是護照上的文字,而是終於能夠歸檔的眷戀與依歸。
本書特色
●台灣市面上談論香港的書,大多是旅遊、飲食主題,文化面的探討很少。而即使將廣度拉到從日常經驗探討亞洲跨國的文化、記憶側寫,也多是出自台灣作者手筆。擁有台灣生活經驗的香港背景作者寫的作品有其獨特性。
●類似的島國處境,同中有異的生活經驗,能將日常所見退一步重新思考比較,產生趣味和反思
●從食物和日常用品為起點,有親近感,給讀者心理上的閱讀門檻也較低,但延伸出去探討的議題包括都市內的人際關係、土地運用,或是身分認同等較深度的文化面。
各界推薦
「日常空間雖然有限,生活實踐尚有不同可能性。從食物到生活,本書
而當離鄉的兩個香港人,在異地台灣再相會,有了長期旅居的時間醞釀,和文化觀察之眼的沉潛,一場從芭樂開始的閒聊,才終能拉出一連串從語言帶到生活的日常經驗比對,而體悟了種種:有從鴿子籠小套房到寬敞廁所的都市景況、有單人火鍋到中秋烤肉聚會的人際遠近,也有從漂泊到再紮根的身分認同。
如果凝神細看日常,側寫分析生活,我們或許也將一樣,逐步理解腳下這塊似懂非懂的土地、釐清自己將是未是的身分,然後進而發現決定家鄉所在的,不是護照上的文字,而是終於能夠歸檔的眷戀與依歸。
本書特色
●台灣市面上談論香港的書,大多是旅遊、飲食主題,文化面的探討很少。而即使將廣度拉到從日常經驗探討亞洲跨國的文化、記憶側寫,也多是出自台灣作者手筆。擁有台灣生活經驗的香港背景作者寫的作品有其獨特性。
●類似的島國處境,同中有異的生活經驗,能將日常所見退一步重新思考比較,產生趣味和反思
●從食物和日常用品為起點,有親近感,給讀者心理上的閱讀門檻也較低,但延伸出去探討的議題包括都市內的人際關係、土地運用,或是身分認同等較深度的文化面。
各界推薦
「日常空間雖然有限,生活實踐尚有不同可能性。從食物到生活,本書
作者簡介
吳心橋、劉亦修
吳心橋
中英語譯者與撰稿人,自由工作者。曾任職於香港的電影頻道,及擔當旅遊節目編劇。往來臺港生活三年多,不定期參與共居和共同工作群體。不論在何地,也主張把遊歷融入生活體驗。愛騎腳踏車遊走於城市。本科生年代與亦修相識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以一級榮譽畢業,後取得香港中文大學翻譯文學碩士。
劉亦修
生於香港,心於臺灣,典型城市人,嚮往自然,但永遠與昆蟲為敵。與心橋於港大認識、生活、打拚。臺大臺文所碩士畢業,現為臺大音樂所博士生,研究臺灣音樂、語言與聲音文化。曾於學術出版社及民間機構擔任校對與翻譯。以聲音感受世界,最喜愛的三件事為冬天、白酒與詹雅雯。
中英語譯者與撰稿人,自由工作者。曾任職於香港的電影頻道,及擔當旅遊節目編劇。往來臺港生活三年多,不定期參與共居和共同工作群體。不論在何地,也主張把遊歷融入生活體驗。愛騎腳踏車遊走於城市。本科生年代與亦修相識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以一級榮譽畢業,後取得香港中文大學翻譯文學碩士。
劉亦修
生於香港,心於臺灣,典型城市人,嚮往自然,但永遠與昆蟲為敵。與心橋於港大認識、生活、打拚。臺大臺文所碩士畢業,現為臺大音樂所博士生,研究臺灣音樂、語言與聲音文化。曾於學術出版社及民間機構擔任校對與翻譯。以聲音感受世界,最喜愛的三件事為冬天、白酒與詹雅雯。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