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風雨過後必見陽光
張姿慧
颱風過境的隔日,一推開公寓大門,驚見濕漉漉的巷道掉滿了許多枝葉,這才親身感受到疾風驟雨帶給台北的傷害。這幾顆樹木原本生長在對面大樓背牆一處僅10公分寬的土溝縫裡,看上去像有人刻意裁種的。剛搬來時,幾度懷疑這些可憐的小樹苗是否能存活,但隨著居住時間拉長,發現它們竟愈長愈壯,此刻忍不住對著被攔腰截斷的樹幹感嘆,在困境中強韌求生的你們,終究躲不過一場意外。
我想起1999年的丹恩颱風。向來少有自然災害發生的金門,因這場可怕的巨風,摧毀了難以數算的路樹,古厝牌坊傾倒,農作物毀損,連百年老榕也連根拔起⋯⋯全島遍體麟傷。次日,想去鎮上買些食物。出了村,整條小路盡是交錯橫倒的樹幹,機車走走停停,我時而下來移動樹枝時而騎著機車前進,好不容易走了一段路,又是一場觸目驚心。路上一個人也沒有,沿途瀰漫著蕭瑟與詭異的氛圍,像迷失在原始叢林裡。望著再也無法行走的道路,只好把車停在路邊,踩跨一棵又一棵的樹幹,踉蹌走到疏通的大馬路上,直到遇見一位好心司機將我送達。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儘管物換星移,記憶依然清晰。
風災過後的三年,我移居台北在雜誌社工作,觸目所及皆是陌生又新鮮的人事物,沒有鄉情連結和牽絆,也從不參與社群活動,可說是個自由自在的異鄉人。直到2012年因工作機緣認識同樣來自家鄉的翁翁大哥,溫暖熱情的他邀我參加不久後舉辦的《鄉訊人物誌》新書發表會,繼而參與了台山大哥發起的《金門文藝》復刊籌備
我想起1999年的丹恩颱風。向來少有自然災害發生的金門,因這場可怕的巨風,摧毀了難以數算的路樹,古厝牌坊傾倒,農作物毀損,連百年老榕也連根拔起⋯⋯全島遍體麟傷。次日,想去鎮上買些食物。出了村,整條小路盡是交錯橫倒的樹幹,機車走走停停,我時而下來移動樹枝時而騎著機車前進,好不容易走了一段路,又是一場觸目驚心。路上一個人也沒有,沿途瀰漫著蕭瑟與詭異的氛圍,像迷失在原始叢林裡。望著再也無法行走的道路,只好把車停在路邊,踩跨一棵又一棵的樹幹,踉蹌走到疏通的大馬路上,直到遇見一位好心司機將我送達。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儘管物換星移,記憶依然清晰。
風災過後的三年,我移居台北在雜誌社工作,觸目所及皆是陌生又新鮮的人事物,沒有鄉情連結和牽絆,也從不參與社群活動,可說是個自由自在的異鄉人。直到2012年因工作機緣認識同樣來自家鄉的翁翁大哥,溫暖熱情的他邀我參加不久後舉辦的《鄉訊人物誌》新書發表會,繼而參與了台山大哥發起的《金門文藝》復刊籌備
作者簡介
古月出版
為提升金門地區寫作風氣及擁有一個為島嶼人文發聲的創作平台,1973年7月1日,發起人陳長慶和一群熱愛文學的金門青年以獨立出版方式創刊了《金門文藝》季刊,但因經費有限,僅為期兩年,發行六期,便宣告停刊。1978年在旅台青年作家合力接手下,《金門文藝》再次復刊,可惜出版幾期,又因經費拮据面臨停刋,直到2004年7月1日,由金門縣文化局接辦,並改為雙月刊。在金門縣文化局每年編列一百萬預算的傾力支持下,《金門文藝》得以發行七年之久,未料2011年因預算遭議會刪除,迫使這份文學刊物再次劃下句點。2014年秋天,在旅台企業人士李台山出資一百萬贊助下,並號召一群縣籍藝文人士投入編務工作,集結眾人之力,《金門文藝》於台北再度復刊。自58期秋季號起,創新風貌的《金門文藝》打破地域限制,設有書評,影評,專輯,人文藝術等單元,及開放新詩,散文,小說等欄目供所有華人投稿,採半年刊發行,並於2016年5月起正式上架。
「金門文藝」系列
全系列作共10冊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