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郭聖銘,又名郭節述,是一位外交官,1944年底調派駐美國紐奧良擔任副領事。
本書約略寫就於1950年,是他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動盪局勢的所見所思。
國民政府在對日抗戰中後期,曾陸續派赴遣各種人員赴美,包括外交官、留學生、軍官等。這些留置海外的中國人,在戰爭結束,以及1949年中共建政後,或留在美國,或來到臺灣,或回到中國大陸。郭聖銘先生,即選擇了回到中國大陸。針對1949 年的「離散」,一般都將目光聚焦在東亞地區,特別是兩岸三地的人口移動,然而在歐美等世界其他地區的中國人,同樣也面臨著留下或者回歸,回歸又該回到何處的抉擇。這是大時代背景下,每個人走上的不同道路。
當國共之間的戰爭越演愈烈,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特使馬歇爾將軍前往中國調解時,郭聖銘先生人在美國,致力於對美外交。同時,他也透過外交部傳遞的電文、資料,以及美國的報紙、著作等,了解當時的局勢,以及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
郭聖銘先生的觀點,雖然不能代表當時在美的全體外交人員,但從書中的內容,不難理解他選擇回歸北京政權的理由。我們也不能漠視、忽略中共建政後,有一批外交人員選擇北京政權的事實。
本書由中美關係的開頭說起,間及中蘇關係、二戰糾葛(史迪威事件)、馬歇爾使華、蘇軍在東北、政治協商會議、戡亂(內戰)問題等,可說是時人對時事的看法與評價。
當國共之間的戰爭越演愈烈,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特使馬歇爾將軍前往中國調解時,郭聖銘先生人在美國,致力於對美外交。同時,他也透過外交部傳遞的電文、資料,以及美國的報紙、著作等,了解當時的局勢,以及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
郭聖銘先生的觀點,雖然不能代表當時在美的全體外交人員,但從書中的內容,不難理解他選擇回歸北京政權的理由。我們也不能漠視、忽略中共建政後,有一批外交人員選擇北京政權的事實。
本書由中美關係的開頭說起,間及中蘇關係、二戰糾葛(史迪威事件)、馬歇爾使華、蘇軍在東北、政治協商會議、戡亂(內戰)問題等,可說是時人對時事的看法與評價。
作者簡介
郭聖銘
郭聖銘(1915-2006),又名郭節述,Chieh-Shu Kuo,筆名郭光、郭新民,江蘇鎮江人。中央大學歷史系畢業。1941年高考錄取外交官,入外交部條約司工作,後調任駐紐奧良副領事,並於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1950年回中國大陸,先後任教於廣西大學歷史系、湖南師範學院歷史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著有General George C. Marshall’s Mission to China: A Critical Stud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世界古代史簡編》、《世界文明史綱要(古代部分)》、《世界文明史綱要(近代部分)》、《西方史學史概要》等書。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