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身體是寫作的羊皮紙,是情緒的接收器,
是蒙難的受災區,也是存在的大奧祕。
《身體變奏曲》以身體為場域,連起多重不同脈絡的社會空間,涵蓋各種私密、公共及世情;身體失陷與社會失陷相互糾纏,又各有軌跡。書中的人物——變調者、業餘體模、業餘歌手、自縛者、作家、腫瘤患者、無力症患者、走繩人等,置身或被捲入種種風暴漩渦,各自演繹著不同心路,卻互有牽連,彼此交織。
這是一段身體歷程,一場康復與執念的拔河,作者聆聽身體默示、感思紛擾亂象,讓身體不同部分——聲帶、喉嚨、骨頭、手乃至頭髮等,彈撥出獨特幽微、遺落於時代之下的震顫。《身體變奏曲》是血與肉的生命書寫,是疾病隱喻與紀實之作,是自由形式與命運播弄下的變奏書。
「身體絕然私密,身體也必然是公共的。身體是物理性的,但身體也是價值與意識形態複合的場域。刀痕刮在身上,也刺進城市的軀體之中。這部作品裡的一些元素,自有作者本人的經驗提取,但與其說是作者藉小說來書寫自身,不如說是作者把一些身體經驗借予創作,不曾有所經歷,一些質感、細節、場景、人物、身體知識等根本無法僅以頭腦或研究獲得。」──潘國靈
‧好評推薦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
林黛嫚(作家)
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陳耀成(電影導演、作家)
黃資婷(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董啟章(小說家)
楊瀅靜(詩人)
蔡元豐(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
這是一段身體歷程,一場康復與執念的拔河,作者聆聽身體默示、感思紛擾亂象,讓身體不同部分——聲帶、喉嚨、骨頭、手乃至頭髮等,彈撥出獨特幽微、遺落於時代之下的震顫。《身體變奏曲》是血與肉的生命書寫,是疾病隱喻與紀實之作,是自由形式與命運播弄下的變奏書。
「身體絕然私密,身體也必然是公共的。身體是物理性的,但身體也是價值與意識形態複合的場域。刀痕刮在身上,也刺進城市的軀體之中。這部作品裡的一些元素,自有作者本人的經驗提取,但與其說是作者藉小說來書寫自身,不如說是作者把一些身體經驗借予創作,不曾有所經歷,一些質感、細節、場景、人物、身體知識等根本無法僅以頭腦或研究獲得。」──潘國靈
‧好評推薦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
林黛嫚(作家)
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陳耀成(電影導演、作家)
黃資婷(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董啟章(小說家)
楊瀅靜(詩人)
蔡元豐(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
作者簡介
潘國靈
小說家、散文作家,現居香港。著有小說作品《離》(2021)、《寫托邦與消失咒》(2016)、《靜人活物》(2013)、《親密距離》(2010)、《失落園》(2005)、《病忘書》(2001)、《傷城記》(1998);散文集《總有些時光在路上》(2022)、《回頭我就變了一根浮木》(2021)、《消失物誌》(2017)、《七個封印》(2015)等;城市論集《事到如今》(2021)等二十餘種。
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助金」,翌年赴紐約遊學、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並赴伊雲斯頓西北大學參加該校首屆「國際寫作日」,及到芝加哥蕭邦劇院與當地作家交流。小說及散文作品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香港書獎等,201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2016年於油街實現擔任駐場作家,2022年擔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駐校作家。
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助金」,翌年赴紐約遊學、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並赴伊雲斯頓西北大學參加該校首屆「國際寫作日」,及到芝加哥蕭邦劇院與當地作家交流。小說及散文作品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香港書獎等,201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2016年於油街實現擔任駐場作家,2022年擔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駐校作家。
相關推薦書刊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