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指標性宗教史學家伊利亞德經典巨作,從神話、儀式之象徵背後的宗教本質
★史詩級考察,從時間、空間、大自然、自身存在四個面向,探究人的神聖根源
★透過「神聖」與「凡俗」的辯證,映照人渴望由凡入聖的永恆鄉愁
史詩級宗教學家伊利亞德,最經典之作!
透過聖、俗的辯證,探索宗教本質及其象徵,看見人由凡返聖的盼望
當代知識分子極力擺脫先人的信仰,他們似乎殺死了一個自己不能相信的上帝,卻又無法忍受祂的缺席。
──伊利亞德
當人類意欲以理性和科學思維追求俗世生活美滿之時,宗教史學家伊利亞德卻看見芸芸眾生內心對神聖的企盼。在伊利亞德眼裡,神聖與凡俗猶如光與影,彼此因彼此而存在,但我們以凡俗之身生活於塵世,神聖變得不可親見,成了我們永遠的鄉愁。
伊利亞德是二十世紀最具革命性的宗教學者,因著他廣博探索世界各地宗教文明的普遍性原型,人們才得以一瞥那不可見的神聖是如何著影響我們生命。他發現,宗教的本質在於神聖與凡俗的對立辯證──神聖的訊息必然透過凡俗事物顯現,而人類的儀式、慶典乃至規章制度、禮儀習俗,則無不意欲重現「聖顯」之時的撼動體驗。在他眼裡,人類的建築空間仿效著諸神的宇宙,週期性的慶典重現著創世的事件,而各式入門禮儀,則是為了幫助人由凡入聖,承擔神聖的事工──完整的人,必然是能認識自身神聖根源的「宗教人」。
伊利亞德發現,即便在宗教日益被邊緣化的現代社會,我們對神聖的嚮往未曾停歇,而偽裝在世俗活動中──社會運動、政治狂熱、心理治療、小說與電影……。也因
史詩級宗教學家伊利亞德,最經典之作!
透過聖、俗的辯證,探索宗教本質及其象徵,看見人由凡返聖的盼望
當代知識分子極力擺脫先人的信仰,他們似乎殺死了一個自己不能相信的上帝,卻又無法忍受祂的缺席。
──伊利亞德
當人類意欲以理性和科學思維追求俗世生活美滿之時,宗教史學家伊利亞德卻看見芸芸眾生內心對神聖的企盼。在伊利亞德眼裡,神聖與凡俗猶如光與影,彼此因彼此而存在,但我們以凡俗之身生活於塵世,神聖變得不可親見,成了我們永遠的鄉愁。
伊利亞德是二十世紀最具革命性的宗教學者,因著他廣博探索世界各地宗教文明的普遍性原型,人們才得以一瞥那不可見的神聖是如何著影響我們生命。他發現,宗教的本質在於神聖與凡俗的對立辯證──神聖的訊息必然透過凡俗事物顯現,而人類的儀式、慶典乃至規章制度、禮儀習俗,則無不意欲重現「聖顯」之時的撼動體驗。在他眼裡,人類的建築空間仿效著諸神的宇宙,週期性的慶典重現著創世的事件,而各式入門禮儀,則是為了幫助人由凡入聖,承擔神聖的事工──完整的人,必然是能認識自身神聖根源的「宗教人」。
伊利亞德發現,即便在宗教日益被邊緣化的現代社會,我們對神聖的嚮往未曾停歇,而偽裝在世俗活動中──社會運動、政治狂熱、心理治療、小說與電影……。也因
作者簡介
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
作者簡介
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 1907-1986)
羅馬尼亞裔宗教史學家。1928年在布加勒斯特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後,獲得獎學金到印度留學,在加爾各達大學研究梵文和印度哲學,並於喜瑪拉雅山瑞詩凱詩(Rishikesh)的隱修院住了半年。1933年回到羅馬尼亞完成其博士論文《瑜伽:論印度神祕主義之起源》,獲得博士學位,並在布加勒斯特大學任教,教授亞里斯多德和庫薩努斯的形上學、宗教史和印度哲學。
青年時期的伊利亞德亦參與政治活動,在政治光譜上屬右派,但隨著二戰結束,羅馬尼亞落入左派共產黨的治理,伊利亞德流亡海外。1945年到了法國,一段時間後於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擔任客座教授,自此以法文寫作。1956年,伊利亞德到美國芝加哥大學執教,1958年接任宗教系系主任,其間創辦《宗教史》(History of Religions)和《宗教雜誌》(The Journal of Religion)等期刊,並且擔任《宗教百科全書》(Macmillan’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主編。1986年逝於美國。
伊利亞德一生著作繁多,具相當文化影響力,學術作品能暢銷於大眾,撰寫之數部小說亦不乏改編成影視作品者。他所主編
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 1907-1986)
羅馬尼亞裔宗教史學家。1928年在布加勒斯特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後,獲得獎學金到印度留學,在加爾各達大學研究梵文和印度哲學,並於喜瑪拉雅山瑞詩凱詩(Rishikesh)的隱修院住了半年。1933年回到羅馬尼亞完成其博士論文《瑜伽:論印度神祕主義之起源》,獲得博士學位,並在布加勒斯特大學任教,教授亞里斯多德和庫薩努斯的形上學、宗教史和印度哲學。
青年時期的伊利亞德亦參與政治活動,在政治光譜上屬右派,但隨著二戰結束,羅馬尼亞落入左派共產黨的治理,伊利亞德流亡海外。1945年到了法國,一段時間後於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擔任客座教授,自此以法文寫作。1956年,伊利亞德到美國芝加哥大學執教,1958年接任宗教系系主任,其間創辦《宗教史》(History of Religions)和《宗教雜誌》(The Journal of Religion)等期刊,並且擔任《宗教百科全書》(Macmillan’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主編。1986年逝於美國。
伊利亞德一生著作繁多,具相當文化影響力,學術作品能暢銷於大眾,撰寫之數部小說亦不乏改編成影視作品者。他所主編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