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法國新浪潮導演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在此揭示、分享他的電影經驗和祕密。
1981年,楚浮這位享有盛名的世界級導演,對自己的電影作品進行了一次批判性審視。他利用電影拍攝時的場景和軼事,真情坦率地回顧了自己從《四百擊》(1959)到《鄰家女》(1981)以來的電影生涯。在這些珍貴的訪談交流中,他回顧了自己電影的起源,揭示了電影製作的祕密,並毫不猶豫地對自己的電影作品提出了批判性的解讀。
楚浮以電影的語言來回應訪談者提出的問題,他大聲反思,試圖以一系列逐漸逼近的方式來探索確切的表達。他忠於自己一貫的作風,拒絕採取全知電影工作者的姿態,以一種審慎明確的態度來談論他自己的作品,像個觀眾一樣評斷螢幕上發生的事情,沒有在鏡頭前講什麼高深的理論,也沒有陷在一般看法的窠臼中,而是謙遜地分析並解釋他的作法,逐步揭露他的執導和電影書寫原則:對文學闡述的偏好、對黑幫人物或制服人士的唾棄、樂於指導孩童以及放大影像的時間性。
這本長篇訪談實錄圖文並茂,為我們描繪了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形象。這不僅是一堂楚浮的電影課,更是他對「什麼是電影」這一根本問題所做的回答。
推薦人
一頁華爾滋Kristin/影評人
馬欣/作家
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翁煌德/臉書
1981年,楚浮這位享有盛名的世界級導演,對自己的電影作品進行了一次批判性審視。他利用電影拍攝時的場景和軼事,真情坦率地回顧了自己從《四百擊》(1959)到《鄰家女》(1981)以來的電影生涯。在這些珍貴的訪談交流中,他回顧了自己電影的起源,揭示了電影製作的祕密,並毫不猶豫地對自己的電影作品提出了批判性的解讀。
楚浮以電影的語言來回應訪談者提出的問題,他大聲反思,試圖以一系列逐漸逼近的方式來探索確切的表達。他忠於自己一貫的作風,拒絕採取全知電影工作者的姿態,以一種審慎明確的態度來談論他自己的作品,像個觀眾一樣評斷螢幕上發生的事情,沒有在鏡頭前講什麼高深的理論,也沒有陷在一般看法的窠臼中,而是謙遜地分析並解釋他的作法,逐步揭露他的執導和電影書寫原則:對文學闡述的偏好、對黑幫人物或制服人士的唾棄、樂於指導孩童以及放大影像的時間性。
這本長篇訪談實錄圖文並茂,為我們描繪了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形象。這不僅是一堂楚浮的電影課,更是他對「什麼是電影」這一根本問題所做的回答。
推薦人
一頁華爾滋Kristin/影評人
馬欣/作家
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翁煌德/臉書
作者簡介
貝納德.巴斯蒂德(Bernard Bastide)
電影史教學研究員,也是《楚浮的淘氣鬼》(Atelier Baie,2015)、以楚浮為研究專題的《表演藝術編年史,1948-1954年》(Gallimard,2019)及《與作家的通信集》(Correspondance avec des écrivains,Gallimard,即將出版)的作者。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