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一部文本解釋和翻譯史的極佳範例。」
——鐘鳴旦(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教授)
《孝道西遊》以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六個《孝經》翻譯為個案,
依時序解析西方傳教士與漢學家如何在不同譯本中各自表述,
並隨著相異的時代背景,展現出對於中國文化多樣的詮釋,
由此探索中歐雙方的學術變化與相互迴響的文化效應,
也為歐洲漢學的源起與流衍提供了新穎的理解視角。
兩百年間,《孝經》經典以不同語言和不同詮釋方式,在其他文化中出版與流傳。「被翻譯的孝道」彷彿具有新生命一般,以「新作」之姿,引導不同時期的西方讀者探入該經典所欲傳達的深層理念。
本書藉在不同脈絡中被翻譯的譯本,追溯出一個西方重新建構中國禮儀的核心——孝道——的知識體系,並以此翻譯史的研究為基底,建構了具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經典翻譯研究模式。
而基於近代傳教士對中國的研究與翻譯,進而建立起來的國際漢學,作者也就其方法論與學科性質提出反思,並倡議一種作為「第二序」的國際漢學研究。
書中收錄六種譯本全文與中文原文的對照表,在這些跨文化的翻譯歷程中的譯本,可一覽其內容與進路各自的傳承性和衍異性。
依時序解析西方傳教士與漢學家如何在不同譯本中各自表述,
並隨著相異的時代背景,展現出對於中國文化多樣的詮釋,
由此探索中歐雙方的學術變化與相互迴響的文化效應,
也為歐洲漢學的源起與流衍提供了新穎的理解視角。
兩百年間,《孝經》經典以不同語言和不同詮釋方式,在其他文化中出版與流傳。「被翻譯的孝道」彷彿具有新生命一般,以「新作」之姿,引導不同時期的西方讀者探入該經典所欲傳達的深層理念。
本書藉在不同脈絡中被翻譯的譯本,追溯出一個西方重新建構中國禮儀的核心——孝道——的知識體系,並以此翻譯史的研究為基底,建構了具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經典翻譯研究模式。
而基於近代傳教士對中國的研究與翻譯,進而建立起來的國際漢學,作者也就其方法論與學科性質提出反思,並倡議一種作為「第二序」的國際漢學研究。
書中收錄六種譯本全文與中文原文的對照表,在這些跨文化的翻譯歷程中的譯本,可一覽其內容與進路各自的傳承性和衍異性。
作者簡介
潘鳳娟
翻譯、宗教對話、基督教與中國。著有The Burgeoning of a Third Option: Re-Reading the Jesuit Mission in China from a Glocal Perspective (Leuven, 2013)、《西來孔子艾儒略:更新變化的宗教會遇》(2002)兩本專書,以及“Reflections o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ies on Missionary Sinology”、 “Translating the Saint: Joseph de Prémare’s Figurist Torque of Chinese from Decem to Crucem”、〈早期耶穌會士與《道德經》翻譯——馬若瑟、聶若望與韓國英對「夷」、「希」、「微」與「三一」的討論〉、〈龍華民《論中國宗教的幾點問題》翻譯初探——以考證邊欄中文和比對註釋為中心〉等多篇學術論文。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