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份是李榮春先生在《文友通訊》時期與鍾肇政、陳有仁、鍾理和等人的書信往來。第二部分是李榮春先生的作品慢慢為人所知、所見後,由彭瑞金先生等人陸續在報章雜 誌上所發表的評論文章;讀者可以在這些文章中,嘗試了解李榮春的內在。第三部份則為李榮春的生平年表及附錄二篇;附錄則是由李鏡明先生整理榮春先生遺著時所寫。
本書共收錄了李榮春先生的二十篇中、短篇小說,富涵個人的自傳色彩,以其生活的場景,與人生經歷,用文字經營出對社會的觀察與批判,對文化的省思與期待,對自己鄉土的認同與愛戀。
這幾篇小說統統在「和平街」上演著,洗盡鉛華的「和平街」,依舊保存著應有持重與寧靜;每遇上傳統節日,總讓人們欣喜期待,在這街上熙來攘往的趕辦年貨,顯現人間繁榮的景象;在舊歲的拜別,又下意識的在街頭巷尾尋著廟會,喧鬧的野台戲、急促的鑼鼓聲、纏和幻舞在炮竹煙霧中的龍陣,形成了一片永遠抹不掉的記憶,刻印在老蘭陽的腦底……
本書共收錄了李榮春先生的二十篇中、短篇小說,富涵個人的自傳色彩,以其生活的場景,與人生經歷,用文字經營出對社會的觀察與批判,對文化的省思與期待,對自己鄉土的認同與愛戀。
這幾篇小說統統在「和平街」上演著,洗盡鉛華的「和平街」,依舊保存著應有持重與寧靜;每遇上傳統節日,總讓人們欣喜期待,在這街上熙來攘往的趕辦年貨,顯現人間繁榮的景象;在舊歲的拜別,又下意識的在街頭巷尾尋著廟會,喧鬧的野台戲、急促的鑼鼓聲、纏和幻舞在炮竹煙霧中的龍陣,形成了一片永遠抹不掉的記憶,刻印在老蘭陽的腦底……
作者簡介
李榮春
李榮春(1914~1994),小說家,宜蘭頭城人,日治時代畢業於頭城公學校,自修學習漢文、英文、日文。1938年,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年,25歲的李榮春加入「台灣農業義勇團」,隨團至中國工作,除役後,曾停留安徽、江蘇紹興等地讀書寫作,1946年返台。
回到台灣,全心投入文學創作,為專心文學而終身不取,除了短暫的任職「公論報」,其他的時間只是偶爾打零工但沒有正式就業,直至八十一歲去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字裡行間。他的文學一生,只有極少的作品得到發表機會,泰半時光都是索居頭城,孤獨創作。
一生在孤絕的環境寫作,他毫不氣餒地奮筆孤注一擲,累積了將近三百萬字的作品,去世後才被家人在衣櫥裡發現,一一整理:八○萬言的《祖國與同胞》,以及《海角歸人》、《洋樓芳夢》、《八十大壽》、《懷母》、《魏神父》、《鄉愁》等作品,都是耗盡體力完成的長篇小說;此外,也留下了一些與故鄉頭城有關的短篇作品。
回到台灣,全心投入文學創作,為專心文學而終身不取,除了短暫的任職「公論報」,其他的時間只是偶爾打零工但沒有正式就業,直至八十一歲去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字裡行間。他的文學一生,只有極少的作品得到發表機會,泰半時光都是索居頭城,孤獨創作。
一生在孤絕的環境寫作,他毫不氣餒地奮筆孤注一擲,累積了將近三百萬字的作品,去世後才被家人在衣櫥裡發現,一一整理:八○萬言的《祖國與同胞》,以及《海角歸人》、《洋樓芳夢》、《八十大壽》、《懷母》、《魏神父》、《鄉愁》等作品,都是耗盡體力完成的長篇小說;此外,也留下了一些與故鄉頭城有關的短篇作品。
「李榮春全集」系列
全系列作共10冊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