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台灣農會史
一百多年來,台灣農業發展的歷史,農會一直在其間扮演重要角色。從農會的歷史切入,一方面可以了解台灣農民在農業活動上的演變,一方面也可掌握如此的農民組織,與不同統治政權間的互動關係。
當前台灣的農會組織,奠基於日治時期,但現行的三級制農會體系,卻有一段迂迴的演化過程。日治時期的「農會」團體,是目前台灣省農會與直轄市及縣農會的前身,而今日深入基層的鄉(鎮、市、區)農會,則來自於當時的「產業組合」組織。儘管來源不同,但兩者皆為帝國統治當局以由上而下的方式扶植成立,意欲推動殖民地開發政策,兩者均為百分之百官製與官治的農業團體。
戰後國民政府沿襲日治末期的「農業會」體系,儘管歷經農會與合作社的分合變動,最後仍合併為統稱「農會」的一元化組織。農會法幾經修正,但有關「股金制」存廢的爭議仍時有所聞。回顧台灣戰後所推動的農業政策,農會仍舊帶有濃厚的農政末端機構性格。然而,晚近台灣的政經環境變動極大,農會不斷調整因應,在經歷不良信用部的整頓事件而爆發「1123與農共生」大遊行後,更努力面對市場競爭,朝向經濟事業的轉型邁進。
本書以1945年分期,分成上下兩冊。上冊著眼於「日治時期溯源」,下冊則綜論「戰後的演變」。台灣史上的第一家農會為何者?現行的三級制農會體系,從何時形成?為什麼絕大多數的上級農會沒有設置信用部、不辦理金融業務?農會自始就是標榜以農民為主體的組織
當前台灣的農會組織,奠基於日治時期,但現行的三級制農會體系,卻有一段迂迴的演化過程。日治時期的「農會」團體,是目前台灣省農會與直轄市及縣農會的前身,而今日深入基層的鄉(鎮、市、區)農會,則來自於當時的「產業組合」組織。儘管來源不同,但兩者皆為帝國統治當局以由上而下的方式扶植成立,意欲推動殖民地開發政策,兩者均為百分之百官製與官治的農業團體。
戰後國民政府沿襲日治末期的「農業會」體系,儘管歷經農會與合作社的分合變動,最後仍合併為統稱「農會」的一元化組織。農會法幾經修正,但有關「股金制」存廢的爭議仍時有所聞。回顧台灣戰後所推動的農業政策,農會仍舊帶有濃厚的農政末端機構性格。然而,晚近台灣的政經環境變動極大,農會不斷調整因應,在經歷不良信用部的整頓事件而爆發「1123與農共生」大遊行後,更努力面對市場競爭,朝向經濟事業的轉型邁進。
本書以1945年分期,分成上下兩冊。上冊著眼於「日治時期溯源」,下冊則綜論「戰後的演變」。台灣史上的第一家農會為何者?現行的三級制農會體系,從何時形成?為什麼絕大多數的上級農會沒有設置信用部、不辦理金融業務?農會自始就是標榜以農民為主體的組織
作者簡介
丁文郁、胡忠一、胡盛光、廖朝賢、顏建賢、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
丁文郁
1960年出生於雲林縣台西鄉,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博士,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高級研究員兼出版處長。由於成長於父親擔任農會總幹事、四位舅舅分別出任各級農會代表、理事的「農會世家」之故,從小對農會有著一份難以言喻的情愫。1989年起,任職於農訓協會,歷練研究員、組長、總編輯與處長等職務,更深化與農會的淵源。2002年,因出任「全國農漁會自救會」執行秘書之故,致力於落實「1123與農共生」農民運動提出的三大主張、十大訴求,成功推動「農業金融法」立法與信用部讓與銀行承受的三十六家農、漁會的重建工作。代表著作有〈從農業金融法之制定論台灣農業金融制度〉(2009)、〈從發展史觀論台灣農業金融制度之建構〉(2011)等。
胡忠一
1958年出生於台南市善化區,日本東京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企劃處長。1985至86年,任職台灣省政府農林廳,主辦農會農業推廣事業。1987年起,任職於農委會,歷任技士、技正、科長、副處長,參與農會、漁會、農田水利會、農業合作社與合作農場等農民團體的行政事務管理、輔導及法規制度研訂,為少數同時擁有輔導台灣四種類型農民團體實務經驗的行政人才。由於精通日文之故,致力於日治時期台灣農會、產業組合與農業會之研究,儼然成為台灣探討日治時期農民組織的權威。代表著作有〈日治時期台灣產業組合與農業會之研究〉(1997)、〉日治時
1960年出生於雲林縣台西鄉,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博士,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高級研究員兼出版處長。由於成長於父親擔任農會總幹事、四位舅舅分別出任各級農會代表、理事的「農會世家」之故,從小對農會有著一份難以言喻的情愫。1989年起,任職於農訓協會,歷練研究員、組長、總編輯與處長等職務,更深化與農會的淵源。2002年,因出任「全國農漁會自救會」執行秘書之故,致力於落實「1123與農共生」農民運動提出的三大主張、十大訴求,成功推動「農業金融法」立法與信用部讓與銀行承受的三十六家農、漁會的重建工作。代表著作有〈從農業金融法之制定論台灣農業金融制度〉(2009)、〈從發展史觀論台灣農業金融制度之建構〉(2011)等。
胡忠一
1958年出生於台南市善化區,日本東京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企劃處長。1985至86年,任職台灣省政府農林廳,主辦農會農業推廣事業。1987年起,任職於農委會,歷任技士、技正、科長、副處長,參與農會、漁會、農田水利會、農業合作社與合作農場等農民團體的行政事務管理、輔導及法規制度研訂,為少數同時擁有輔導台灣四種類型農民團體實務經驗的行政人才。由於精通日文之故,致力於日治時期台灣農會、產業組合與農業會之研究,儼然成為台灣探討日治時期農民組織的權威。代表著作有〈日治時期台灣產業組合與農業會之研究〉(1997)、〉日治時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