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如果《人的條件》告訴我們如何以行動愛這個世界,
《過去與未來之間》便是指引我們如何以思考去守護它
★漢娜・鄂蘭自認「寫過最好的一本書」
★簡體中文被消失之作
★繁體中文首次出版,華文世界最完整譯本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葉浩、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劉滄龍──專文推薦
「漢娜・鄂蘭具有卓越的才能,她能夠賦予日常經驗全新的意義,並為新生者揭露過往的腐朽愚昧。」
──《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
「寫下《平凡的邪惡》和《極權主義的起源》之後,鄂蘭這本書,旨在應對當今的政治僵局和文化混亂。」
──《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
「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思考,當涉及具體的社會傳統與文化脈絡時,本身就是 一種政治處境。而更重要的是,提醒世界正處現代科技與道德相對主義威脅的鄂蘭也藉此暗示,全人類已經是一個政治共同體,且正站在過去與未來的『裂隙』(gap)之間 」
──葉浩(本書推薦人、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這本書以精鍊圓熟的表達方式,分別就傳統、歷史、權威、自由、教育、文化、真理、科技等論題進行思索,八篇獨立文章各自打開引人入勝的思想風景,其中關於於政治自由的剖析,尤其顯示鄂蘭的現代性診斷目光之精準獨到。」
──劉滄龍(本書推薦人、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雖然寫作於五、六十年前,但本書的讀者會吃驚地發現,對於深深影響當代生活的『後真相』、『人類世』等主題
★簡體中文被消失之作
★繁體中文首次出版,華文世界最完整譯本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葉浩、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劉滄龍──專文推薦
「漢娜・鄂蘭具有卓越的才能,她能夠賦予日常經驗全新的意義,並為新生者揭露過往的腐朽愚昧。」
──《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
「寫下《平凡的邪惡》和《極權主義的起源》之後,鄂蘭這本書,旨在應對當今的政治僵局和文化混亂。」
──《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
「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思考,當涉及具體的社會傳統與文化脈絡時,本身就是 一種政治處境。而更重要的是,提醒世界正處現代科技與道德相對主義威脅的鄂蘭也藉此暗示,全人類已經是一個政治共同體,且正站在過去與未來的『裂隙』(gap)之間 」
──葉浩(本書推薦人、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這本書以精鍊圓熟的表達方式,分別就傳統、歷史、權威、自由、教育、文化、真理、科技等論題進行思索,八篇獨立文章各自打開引人入勝的思想風景,其中關於於政治自由的剖析,尤其顯示鄂蘭的現代性診斷目光之精準獨到。」
──劉滄龍(本書推薦人、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雖然寫作於五、六十年前,但本書的讀者會吃驚地發現,對於深深影響當代生活的『後真相』、『人類世』等主題
作者簡介
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出生於漢諾威,在馬堡大學和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和神學,她的老師們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海因里希・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份,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引起巨大反響。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後整理出版為《平凡的邪惡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海因里希・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份,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引起巨大反響。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後整理出版為《平凡的邪惡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