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借助多種新出土的第一手史料,
勾畫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政權、中國現代文學、中國來台人士間的對話,
呈現楊逵在爭取台灣人自治與重建台灣新文學之際,
面臨當局亟欲將台灣全盤中國化時有所選擇的立場,
藉此填補楊逵研究的罅隙,
並一窺台灣知識菁英在政治與文化雙重轉型期的精神圖像。
戰後初期(1945-1949)是台灣歷史上最為複雜,社會變動也最為快速的時代。短短四年間,台灣由日本統治轉為中國接收,台灣人並因此經歷語言轉換與政治壓迫的雙重困境。其間,以日文為書寫載體的作家如何堅持其文學志業,如何回應政權遞嬗與文化變遷,從戰前到戰後始終屹立於台灣文壇的楊逵,無疑是觀察台灣作家如何面對戰後初期的風雲變幻時,一位具有指標性的重要人物。
《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主要藉由相關文獻資料的爬梳,從幾個層面進行探討。首先,楊逵從積極組織自己的政治團體,到配合中國政府的接收,以孫文思想與三民主義進行政治啟蒙,並參與籌備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的原因。其次,二二八事件期間和中國共產黨員蔡孝乾有所聯繫的楊逵,與中共在台地下黨的關係。再者,楊逵傳播的中國文學包含的作家與作品,所選錄創作的內涵與共同特色,以及楊逵引介五四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學之目的。最後是釐清楊逵與大陸來台作家合作交流的思想基礎,以及彼此在文學理念與文化立場上的異同。藉此呈現戰後初期楊逵在爭取台灣人自治,與重建台灣新文學之際,面對當局亟欲將台灣全盤中國化時有所選擇的立場,以填補戰後初期楊逵研究的罅隙,並一窺台灣知
面臨當局亟欲將台灣全盤中國化時有所選擇的立場,
藉此填補楊逵研究的罅隙,
並一窺台灣知識菁英在政治與文化雙重轉型期的精神圖像。
戰後初期(1945-1949)是台灣歷史上最為複雜,社會變動也最為快速的時代。短短四年間,台灣由日本統治轉為中國接收,台灣人並因此經歷語言轉換與政治壓迫的雙重困境。其間,以日文為書寫載體的作家如何堅持其文學志業,如何回應政權遞嬗與文化變遷,從戰前到戰後始終屹立於台灣文壇的楊逵,無疑是觀察台灣作家如何面對戰後初期的風雲變幻時,一位具有指標性的重要人物。
《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主要藉由相關文獻資料的爬梳,從幾個層面進行探討。首先,楊逵從積極組織自己的政治團體,到配合中國政府的接收,以孫文思想與三民主義進行政治啟蒙,並參與籌備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的原因。其次,二二八事件期間和中國共產黨員蔡孝乾有所聯繫的楊逵,與中共在台地下黨的關係。再者,楊逵傳播的中國文學包含的作家與作品,所選錄創作的內涵與共同特色,以及楊逵引介五四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學之目的。最後是釐清楊逵與大陸來台作家合作交流的思想基礎,以及彼此在文學理念與文化立場上的異同。藉此呈現戰後初期楊逵在爭取台灣人自治,與重建台灣新文學之際,面對當局亟欲將台灣全盤中國化時有所選擇的立場,以填補戰後初期楊逵研究的罅隙,並一窺台灣知
作者簡介
黃惠禎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職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副教授。曾任《楊逵全集》執行編輯暨「資料卷」責任編輯,協同主持「台灣客家文學數位資料庫建置計畫」、「楊逵文獻史料數位典藏計畫」。著有《楊逵及其作品研究》(1994)、《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2009),並負責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4‧楊逵》(2011)。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