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內容分級制度,未登入僅能顯示普遍級內容,登入後即可觀看全站內容。
- 馬上登入
關注
關注作者、出版社、系列,新刊上架可獲得通知!
內容簡介
台灣成長、美國留學、兩岸生活
擁有老靈魂的現代說書人
用一年的餐桌料理為您展示:
台北老家族深厚悠遠的飲食文化
是食譜,也是故事;是飲食,更是文化
做一道菜,寫一個故事,想念一個人
到「老師府」裡找老台北的味道!
「這是首次正式公開老師府『陳悅記』幾代以來幾乎沒有變化的菜餚。很多人不知道,柴米油鹽庖廚之事,其實具體而微的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文化習性,這也是在吃喝了數十年後的我才猛然發覺的平凡中的不平凡:小小的細節有著大大的文章。」──陳玠甫
陳玠甫的身分多重,曾經是電視台主播、教育機構創辦人,甚至在中國大陸負責過古村落的規劃發展。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他,來自於一個台北的老家族──「陳悅記」。「陳悅記」家族的祖宅「老師府」,由清末大龍峒的頭人陳維英之父陳遜言所建造,陳維英曾任當時兩大書院的院長,作育英才無數,地方皆以「老師」尊稱,因此稱其祖厝為「老師府」。
家學淵源的陳玠甫,在父親過世後,追思與祭祀之際,驚覺原本餐桌上習以為常的料理,竟然藏著深深的思念與悠久的歷史文化。然而出版本書,不僅僅是個人的追思,陳玠甫化身為一位「現代說書人」,從大龍峒老師府陳悅記的歷史談起,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看見老台北繁華至極的風華絕代,也看見大時代裡大家族的興盛與衰落,以及新世代勇於傳承、善於創新的努力。
本書分做「開篇:北台灣的老陳家」、「續曲:吃一輪陳家菜」、「尾聲:近悅遠
台北老家族深厚悠遠的飲食文化
是食譜,也是故事;是飲食,更是文化
做一道菜,寫一個故事,想念一個人
到「老師府」裡找老台北的味道!
「這是首次正式公開老師府『陳悅記』幾代以來幾乎沒有變化的菜餚。很多人不知道,柴米油鹽庖廚之事,其實具體而微的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文化習性,這也是在吃喝了數十年後的我才猛然發覺的平凡中的不平凡:小小的細節有著大大的文章。」──陳玠甫
陳玠甫的身分多重,曾經是電視台主播、教育機構創辦人,甚至在中國大陸負責過古村落的規劃發展。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他,來自於一個台北的老家族──「陳悅記」。「陳悅記」家族的祖宅「老師府」,由清末大龍峒的頭人陳維英之父陳遜言所建造,陳維英曾任當時兩大書院的院長,作育英才無數,地方皆以「老師」尊稱,因此稱其祖厝為「老師府」。
家學淵源的陳玠甫,在父親過世後,追思與祭祀之際,驚覺原本餐桌上習以為常的料理,竟然藏著深深的思念與悠久的歷史文化。然而出版本書,不僅僅是個人的追思,陳玠甫化身為一位「現代說書人」,從大龍峒老師府陳悅記的歷史談起,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看見老台北繁華至極的風華絕代,也看見大時代裡大家族的興盛與衰落,以及新世代勇於傳承、善於創新的努力。
本書分做「開篇:北台灣的老陳家」、「續曲:吃一輪陳家菜」、「尾聲:近悅遠
作者簡介
陳玠甫
政大外交、美國埃默森政治傳播研究所畢業。
曾經是媒體人、教育機構創辦人,後來全心投入大陸古村落規劃發展和傳統文化傳承的工作。
2017年開始,在台北大稻埕經營展覽和餐飲空間,希望將老台北的風情帶給到台北老街旅遊的遊客,並回到老家參與國定古蹟陳悅記的修復籌備工作。
在大稻埕開店,也同時是一段找回自己的過程:從自身家族為起點,整理老台北的傳統、習俗、文化,因為對歷史的重新認識,並不是光靠閱讀歷史書就能夠瞭解全貌的。大稻埕最初是泉州同安人的聚落,老師府陳悅記也是兩百多年前自泉州同安來到台北大龍峒,與大稻埕的發展歷史更有密切關聯,所以把自家的生活、餐飲展現出來成為找尋老台北的第一步。
曾經是媒體人、教育機構創辦人,後來全心投入大陸古村落規劃發展和傳統文化傳承的工作。
2017年開始,在台北大稻埕經營展覽和餐飲空間,希望將老台北的風情帶給到台北老街旅遊的遊客,並回到老家參與國定古蹟陳悅記的修復籌備工作。
在大稻埕開店,也同時是一段找回自己的過程:從自身家族為起點,整理老台北的傳統、習俗、文化,因為對歷史的重新認識,並不是光靠閱讀歷史書就能夠瞭解全貌的。大稻埕最初是泉州同安人的聚落,老師府陳悅記也是兩百多年前自泉州同安來到台北大龍峒,與大稻埕的發展歷史更有密切關聯,所以把自家的生活、餐飲展現出來成為找尋老台北的第一步。
相關推薦書刊
買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購買前的注意事項
- 本書城的商品為電子書及電子雜誌,並非紙本書。讀者可透過電腦裝置網頁瀏覽,或使用 iPhone、iPad、Android 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閱讀。
- 如有下載閱讀需求,為避免裝置版本無法適用,建議於購書前,先確認您的裝置可下載BOOK☆WALKER的APP,並可先下載免費電子書,確認可順利使用後再行購書。
- 由於數位智慧財產權之特性,所販售之電子書刊經購買後,除內容有瑕疵或錯誤者外,不得要求退貨及退款。如有特殊情形,請洽敝公司客服人員,我們將盡速為您處理。